当前位置:首页--文章阅读:曲麻莱县:执党建之妙笔,绘振兴之美卷
党建引领百业兴,富民强村产业旺。
曲麻莱县坚持以党建引领为“笔”,在“起笔”“运笔”“收笔”中,发挥党的政治优势、组织优势和行动优势,以“一红三高”党建示范引领为抓手,通过党建领航、品牌开路的方式,持续夯实“组织基石”,深耕产业潜能,增进民生福祉,切实勾勒出乡村振兴“大美画卷”。
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有力的引领。特别是在牧区,党建对产业的引领作用尤为重要。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,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,助力乡村振兴,突出“一乡一品、一村一业”,充分发挥组织优势,由过去的“各立山头”转变为“抱团发展”,显著提高了牧民的收入。
位于叶格乡的拖俄俄加合作社在红旗村党支部带领下,利用企业管理模式,推动合作社规模化、集约化、产品化,将畜产品和乳制品加工制作成风干肉、酸奶、酥油、曲拉,产品销往西宁、北京等大城市,并且还置办商铺、餐厅,大力发展周边产业,可谓是多点开花、齐头并进。“龙头”合作社的做大、做强,必定能带动更多牧民群众致富增收,实现与其他合作社的互利共赢,切实激发“就业+合作”的“双引擎”。
“记得合作社刚成立那会,资金紧缺、员工又少,红旗村党支部针对我们社的困境,充分调查研究、积极向乡党委反映,打资金申请、求技术指导,经过两年努力,现在我们社年收益实现48万元,签约易返贫致贫户20名,人均务工年收入达到1万多元,真正做好、做强了”,拖俄俄加合作社董事长旦增才让回往合作社的一点一滴,激动地说道。
如今,五乡一镇19个村党支部紧抓“党建引领”这个关键,积极整合草地、牛羊资源,创办集体股份分红型合作社,利用“党支部+合作社+致富带头人+牧户”的养殖模式,吸纳村民“户户入社”,人均年分红达千余元,实现了集体受益。同时,着力在“特”字上做文章,切实提升了特色产业附加值。比如,通过调研当地市场需求,各乡镇打出“一加三”的产业组合拳,代曲村打造了集宾馆、批发为一体的综合市场,实现年盈利4万元;布甫、加巧、巴颜3村购置挂式货车,建立物流公司拓展运输业务,年效益均达8万余元;昂拉村成立户外旅游公司,开发玉珠峰登山旅游项目,年经营收入达80万元。
“每年除自家畜牧养殖的8000元、合作社1500元的分红,通过在麻秀宾馆打扫卫生还能领到12000元的工资。”谈及这几年麻秀村的变化,村民拉加难掩兴奋地说,“生活比以前好多了,真正致富奔小康了!”
既“富了口袋”,也要“富脑袋”。各村党支部不断推进“双培”工作落实落细,在“培”上下功夫、在“带”上求突破,强化支部引领群众共同发展。“‘双培’对致富能手和党员来说,是一条很好的选择。既能把致富能手吸收到党组织里来,又能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,能很好地调动双方的积极性。”约改镇党委书记苏海宁介绍道。
功波且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就是很好的典型。合作社负责人桑周扎西是格前村有名的致富能手,今年上半年,在他和老党员边贵的发起下,由4户养牛大户、2户技术户集资50多万元,建起了功波且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。
“这种组合,一方面桑周扎西是致富能手,明年我们就把他吸收到党组织里来;另一方面,又能将桑周扎西的搭档边贵培养成致富能手,一次投入,多种收益。”苏海宁说。
桑周扎西告诉我们:“为了让群众一起致富,我们雇了5名易返贫致贫户在合作社工作,并把出售牛奶、奶制品的收入部分提成付给周边群众,让他们帮我们种植饲草,算是分红,饲草另外算钱,让群众一起受益。”
乡村振兴正当时。强一个支部,兴一项产业,活一片经济,富一方群众,每一个基层党组织正以饱满的精气神和只争朝夕的拼搏劲,下足“绣花”功夫,用党建“一根针”穿起乡村振兴“千根线”,不断推动着曲麻莱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。